炎炎夏日,蝉鸣蝶舞。2018·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古典诗词吟诵交流暨汉文化学习训练营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始了。7月12日至7月16日,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的师生分别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悠然诗社、江苏师范大学桃蹊文学社等进行了古诗词吟唱、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学术交流,两岸四校的同学们共同游历了徐州的汉文化景点,参访了台儿庄古城,对汉民族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月12日下午2:30,台湾三所高校的老师与同学们来到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悠然诗社和桃蹊文学社的同学们分别进行学术交流。
台湾辅仁大学康凯淋老师在文心书吧展开了题为“司马迁《史记》微言大义探求——从豫让之叙事谈起”的讲座,辅仁大学东篱诗社、东华大学东吟诗社以及江苏师范大学悠然诗社的同学们在老师逸趣横生的话语中不断领会《史记》中隐含着的层层深意。
台湾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桃蹊文学社的同学们在文学院202会议室里开展了文学创作学术交流,此次交流活动由江苏师范大学刘业伟老师与台湾师范大学黄子纯老师共同主持,两岸同学分享了各自的诗文创作,彼此诉说对文学的热衷以及阅读时的心得体会,现场气氛活跃。
13日早上8:30,同学们来到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本次参访特别邀请江苏师范大学朱存明教授给同学们做了生动活泼的讲解。石板上的画像丰富多彩,腾蛇乘雾,刻下了古人们对神仙世界的想象;男女相拥,描绘了世间最真挚的感情;车轮辘辘,回荡着宗庙之声……一幅幅石板画将古人的生活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组成了大汉王朝的石上史诗。
看过了石上史诗,同学们来到了龟山汉墓。楚王刘注和他的夫人在此长眠。走在狭长的甬道里,两旁的石壁渗出晶莹的水珠,为墓葬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导游全程陪同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
经过了一上午的游览,中午大家在徐州特色餐饮店——大张烙馍村用餐,品尝了地锅鸡、烙馍馓子等徐州传统美食,感受浓郁的地方特色。
下午,我们来到了狮子山楚王陵。景区共有四个部分:狮子山汉墓原址、狮子山汉兵马俑、水下兵马俑陈列以及汉画像石陈列。一排排汉兵马俑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在陆上,还有的在水中。在导游细致的讲解下,两岸学生参观了这些景点,从中感受到悠远绵长的汉文化。
14日下午3点,大家出发去参观体现了浓厚汉风汉韵的徐州博物馆,博物馆气势恢宏,门口由郭沫若先生题字的“徐州博物馆”五个字雄伟壮观。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悠然诗社的同学主动担任起了讲解员,带领着台湾同学依次参观了博物馆金戈铁马,汉室遗珍,天工汉玉三个展厅。从在徐州遗留下的历代的珍贵兵器,到从徐州出土的独特的金器银器,和汉玉展示,都向台湾同学彰显了我们徐州独特的文化魅力。
15日上午,两岸的师生来到了位于徐州贾汪区潘安湖湿地风景区的潘安水镇。这里有青砖灰瓦的民居群,别具一格的民俗表演,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小吃。同学们走进这座古城,一路谈笑风生、兴高采烈,感受了特色民俗,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下午,大家来到了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在参观中学习与领悟中国战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历史的隧道中穿梭,纪念馆向大家展示了战役时期的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与敌抗争的奋战精神也铭刻在了大家的心中。
走出纪念馆,我们来到了台儿庄古城,这里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大家在这座古城里感受到了浓厚的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天色渐晚,大家乘船而归,为这“中国最美水乡”所倾倒。
夜幕降临,本次海峡两岸大学生古典诗词吟诵交流暨汉文化学习训练营的行程也就此临近尾声。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满载一船星光归去。经过这几天的交游参访,台湾的同学们对汉文化的发源地千古彭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岸同学也对彼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终大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联系方式,更是一种绵延不变的深厚友情,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