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徐州
徐州区划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 魅力徐州 > 徐州区划
贾汪区
来源:徐州与台湾 时间:2014-02-15 浏览次数:

贾汪概况
 
【概况】贾汪区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总面积690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现下辖5个镇,5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贾汪是一个百年矿区。1882年开始建矿采煤,煤炭开采史长达130余年,素有“百年煤城”之称,是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发源地,为江苏及至全国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贾汪是一个“百年煤城”。随着长期的煤矿开采,贾汪全区各大煤矿资源逐渐枯竭,韩桥、夏桥等大中型煤矿陆续关闭,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贾汪是一个革命老区。1939年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在贾汪成立;1948年11月“佩剑将军”张克侠、何基沣举行了著名的贾汪起义;1949年1月陈毅、粟裕等淮海战役前委领导曾在贾汪召开华东人民解放军前委扩大会议,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
贾汪是一个新兴的生态旅游城市。山水旅源丰富独特,三百环山、一面临水,境内大小山头283座,大洞山主峰361米是徐州第一、江苏第二高峰,京杭大运河、不老河横贯东西,潘安湖、督公湖、南湖、商湖等湖泊众多,万亩榴园、万亩桃园和20余个乡村休闲旅游点极具吸引力。名胜古迹众多,有奇书金瓶梅的诞生地、“诗佛”王维的登高处、中国最大的药师佛道场茱萸寺和白集汉墓等。
贾汪是江苏唯一的国家资源枯竭城市。2011年11月,贾汪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在全省是唯一一家,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为贾汪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贾汪是徐州重点规划建设的城市副中心。徐州市委、市政府把贾汪定位为“徐州城市副中心”,着力推进贾汪和徐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徐贾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使贾汪进入徐州“半小时经济圈”。
近年来,贾汪区按照“山水生态城、休闲度假区、徐州后花园、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坚持“融入主城区、建设副中心”不动摇,强力推进产业、城市、生态和社会转型,初步实现了由小贾汪到大贾汪、由陈旧矿区到现代城区、由灰色印象到绿色主题“三大转变”,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12.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1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亿元,增长19%,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地理环境】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北部35公里,地处苏鲁两省结合部。地理坐标北纬34°17´~34°32´ ,东经117°17´~117°42´,东部与江苏省邳州市交界,南部、西部和西北部与江苏省铜山县接壤,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为邻。东西相距39公里,南北相距27公里,总面积690平方公里。贾汪地处华北平原区鲁南南缘低山——丘陵与黄淮冲积平原过渡带,其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及冲积平原。总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境内有大小山头300余座。区内主要山峰有:鸡毛山、鸡鸣山、青龙山、独山、大成山、窝山、寨山、大鹿山、龙门山、马头山和大洞山等,其中大洞山海拔标高361米,有徐州“第一高峰”之称。盆地内属于开阔冲积——洪冲积平原,沿不牢河两侧广泛分布。平原区一般海拔标高30~35米,最低标高26米。贾汪区境内地层隶属“华北地层区——徐蚌地层分区”。区内各时代岩石地层单元发育较齐全,基本反映了华北陆台东南缘沉积类型面貌,地层的空间展开与区域性构造格局关系密切,断裂与褶皱致使岩层走向大多呈北北东——北东方向,并略向北西凸出显弧形分布。贾汪区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延北分支南侧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西侧之复合部。贾汪北部有河口——韩庄——铁佛沟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其东距我国著名的深大断裂——郯庐断裂带约40公里。区内总体构造是徐州复式背斜呈弧形展部的北东端,构造线方向大多呈北东方向。辖区内有京杭大运河、不牢河、屯头河、大寨河、东西排洪道、二八河、引龙河、淤泥河等水系。京杭大运河历年来最大水系洪峰流量可达536立方米/秒,最高水位31.89米,可长年通航。除河流之外,山前或山间发育有小型水库,如大进口、鹿楼、柴窝、影山水库等。贾汪地区长期人为煤田开采,导致地面沉降与塌陷,影响贾汪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及道路建设。
【气候特征】贾汪地处中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为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夏季节较长,春秋季节较短。春季(3-5月)以冷、干、多风天气为主,降雨量少,春后回暖快。夏季(6-8月)天气炎热多雨,易涝。秋季(9-11月)凉爽短促,光照多,早秋多涝,晚秋多旱。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受冷空气影响,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66小时。全年中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8°C。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4°C。气温变化特点是春秋大、冬夏小,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年平均降水量为86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81天。夏季降水最多,平均为50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8% 。春、秋两季降水量为153毫米和159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和18%。冬季降水量最少,仅4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7月是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平均为258毫米,8月次之,平均为149毫米。平均初霜期为10月29日。年平均相对湿度72%,每年7、8月相对湿度较高。区内长年主导风向偏东南,冬天西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0米/秒。全年无霜期208天左右。自然灾害现象主要旱、涝、霜冻、干热风、冰雹等。干旱多发生在3月下旬到5月上旬,这一阶段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7.8毫米。夏季多发生涝渍。5月至7月易出现冰雹灾害。每年5月中、下旬多发生干热风,导致粮食减产。
【自然资源】贾汪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勘查和发现的矿产有18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1种,探明矿床23个。煤、石灰岩、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含量居全省前列,大理石、钛铁矿砂矿、耐火粘土、硫铁矿含量在徐州地区占据优势。贾汪煤盆位于江庄复背斜和大洞山复背斜之间,略呈25°~40°方向展布,煤盆长45公里,宽2~5公里,面积约65平方公里。区内含煤24层,煤层厚9.44米~15.25米,可采煤5~7层,厚5.3米~9.17米,含煤系数3.55%,保有储量3.09亿吨。区内广泛分布石灰岩,已探明矿床4处,矿点6处,总储量为167552万吨。水泥配料用粘土总储量68138.3万吨。白云岩总储量29142万吨。水泥配料砂页岩总储量13942万吨。大理石总储量527.28万立方米。耐火粘土总储量为5996.4万吨。钛铁矿砂矿总储量为363.27万吨。
贾汪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岩溶水作为城镇集中供水源程序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青山泉、贾汪镇、汴塘3处。根据《江苏省徐州市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计算,贾汪区境内的孔隙水可采资源为10555.22万立方米/年,岩溶水可采资源量为7977.43万立方米/年。贾汪位于暖温带南部黄淮平原栽培植被区。
区内山丘以侧柏、刺槐林为主,许多坡地已开辟为温带性果园。此外还有一些小面积的次生林,组成种类主要有黄檀、山槐、棠梨、黄梨、黄连木、臭椿等。灌木种类有牡荆、酸枣、茅莓、野山楂等。
贾汪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刺猬、野兔、鼹鼠等哺乳类动物14种;池鹭、豆雁、鸿雁、针尾鸭等鸟类动物52种;乌龟、中华鳖、壁虎、黄脊游蛇等爬行动物11种;中华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等两栖动物7种;银鱼、青鱼、草鱼、鲢鱼等鱼类20种。
【建置沿革】 远在商周之前,贾汪地区就有居民繁衍生息。明万历年间,现贾汪城区一带始有人居住,聚而成村,延亘清咸丰九年(1859年)乃形成集市。民国17年(1928年)贾汪建镇,属江苏省铜山县管辖。民国28年5月,贾汪镇属“苏北行政公署”铜山县管辖。1948年11月8日贾汪解放,为铜山县政府驻地,贾汪为铜山县第一区。1952年,改建为山东省徐州市贾汪矿区,自此,贾汪成为一级行政区。1953年1月1日,山东省徐州市改归江苏省管辖。徐州市贾汪矿区亦随之归江苏省所辖。1958年4月8日,撤销徐州市贾汪矿区,改建为徐州市郊区贾汪镇。1958年9月,贾汪镇钢铁人民公社成立。实行镇社合一,该公社不久即解体。1960年3月6日,撤销徐州市郊区,贾汪镇直属徐州市领导。原“徐州市郊区贾汪镇”改为“徐州市贾汪镇”,同时增建新工区街道办事处。1960年5月31日,贾汪人民公社成立,下设老矿、夏桥、新工区、夏桥煤矿4个分社。该社后自行解体。1964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徐州市贾汪镇,成立徐州市贾汪矿区。1965年11月17日,“徐州市贾汪矿区”改称“徐州市贾汪区”至今。
【行政区划】历史上贾汪隶属关系、辖区范围变化错综复杂。贾汪解放之前一直分属江苏省铜山县、山东省滕县、峄县两省三县管辖,解放后才统一归属。1993年12月27日区划调整,原铜山县大泉乡、大吴乡、青山泉乡、鹿庄乡、汴塘乡、紫庄乡、江庄乡、耿集乡、塔山乡及徐州矿区的青山泉、董庄、旗山、权台4个街道办事处划归贾汪区管辖。1999年10月,成立贾汪镇,至此,贾汪区下辖乡镇10个。2000年7月,乡镇区划调整,原所辖的10个乡镇合并为现在的7个镇,即贾汪镇、大吴镇、青山泉镇、紫庄镇、汴塘镇、江庄镇、塔山镇,塔山镇下设耿集办事处。贾汪镇下设老矿、夏桥、新工3个社区管理服务办公室。2000年11月14日,贾汪镇老矿社区管理服务办公室区划调整为老矿街道办事处。2001年,贾汪镇夏桥社区管理服务办公室恢复街道建制为夏桥街道办事处。2001年11月,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贾汪区工业园区。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8月区划调整,撤销原贾汪镇和大吴镇,设立大泉街道办事处、大吴街道办事处、潘安湖街道办事处,将原老矿、夏桥街道办事处合并为老矿街道办事处。
【人口民族】贾汪地区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总人口49.42万人(含流动人口),其中,汉族49.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9.82%,少数民族9个,共872人,占0.18%。其中回族595人、蒙古9人、满族57人、苗族98人、壮族8人、朝鲜族37人、么佬族2人、彝族66人。

上一篇:邳州

下一篇:铜山区

Copyright 2012-2013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徐州市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 苏ICP备14046035号-1
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 联系电话:0516-83737257